户外装备评测

产品中心 照明灯配件 照明设备

防弹头盔是什么材料做的(简直良心装备)

钢盔,保护头部的绝佳装备!


这一身装备是不是很帅?尤其是配上钢盔,虽然看上去有点重(还真的有点重)。拿我们的“80”钢盔说,近三斤的重量顶在头上一顶就是几个小时,对于每天的训练,我们几乎是盔不离头。为啥这么重还要顶着?保命啊!那么,是不是戴上钢盔就不怕头中弹?肆意穿梭在战场?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盔哥”!

一、哪儿来的?


大部分人都有“国外滤镜”加持,就是总觉得很多东西都是从国外学习过来的,但钢盔可不是!最早古代商朝军队就是用了青铜制作的铜盔,这是目前发现出土最早的作战头盔。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钢盔取代了铜盔。

现代的钢盔才起源于一战时期,这里有个小故事:一天,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顿时,法军阵地烟雾弥漫,随军的厨房也未能幸免。一个在厨房值班的士兵见状,要去前线阵地战斗,但头上纷纷掉落弹片、石头、树枝,他害怕被砸伤,慌乱中拿起一个炒菜锅倒扣在头上。战斗结束后,他虽然身上有伤,但头部完好,成为了这个阵地上的唯一幸存者。有一天,将军亚德里安来慰问伤员,得知这个士兵的经历,脑海里闪出“制造钢盔”的想法。法国工程师根据指示设计制作出了军用钢盔,命名为“亚德里安头盔”。

二、咋发展?

钢盔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二战时期,因为二战时期战争规模更大,武器杀伤力更强,造盔技术也愈发成熟。一个头盔也标志着国家的工业能力和经济能力,需要钢铁选材、设计、铸造一系列工业技术;抗日战争的老照片里我八路军通常是布帽子,日军则是铁帽。


▲ 斑驳的钢盔

所以二战时期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钢盔,比如德国的“M35”钢盔、美国的“M1”钢盔、英国“MKII”型钢盔等。在军事科技方面,德国一直处于领先世界趋势的水平,当时德国钢盔样式很多,最著名、最经典的无疑是“M35”钢盔;它是二战期间性能最完善的,设计来看,它开始注意官兵头部侧面的防护,它还首次采用内盔来减少佩戴的疲劳。


▲ 德国的“M35”钢盔

英国的“MKII”改进于一战的“MKI”,一战常用空爆榴散弹轰击阵地,所以碟子型更利于防护空中的破片;其实,它仅能保护头部上半部分,防护能力不全。



▲ 英国“草帽盔”

美国的“M1”外壳似碗状,内部有一层塑料衬垫。衬垫可以调节,以适合不同头型,左右两边有松紧带,上面缝着护颚。“M1”是美国大兵的重要标志,被使用40多年,直到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前才被新型凯夫拉头盔取代。



▲ 美国“M1”钢盔


▲ 不扣钢盔松紧带的美国大兵

为啥不说二战时日本的钢盔?因为日本节省钢铁资源,它又薄又轻,防护能力不足,带上就是有胜于无的安慰感。但我们可以说说它的一层网,一层网有隐蔽效果,插小树枝很方便,助于伪装,其次是钢盔相互碰撞不会发出响声,也就不易暴露。为了避免破坏盔表面的漆层,抹泥巴上去,有了网泥巴也不易掉。


▲ 日本的“铁帽”充满廉价感

三、到底有啥用?


▲ 头盔抵挡了流弹救了士兵一命

大家要明白战场最大的威胁是炮弹、流弹弹片,破片的伤害,而不是直接的攻击。传统钢盔最大的作用就是防这些弹片和被炸起的石块以及流弹对佩戴者的伤害,最多防防手枪弹,流弹经过钢盔的弧面会滑飞,从而降低受伤慨率。


▲ 避开手枪弹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头盔从外形结构到材料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逐渐能够抵御一定距离和部分口径的子弹的直击。1978年美军应用凯夫拉纤维制作头盔取代合金头盔。第一代凯夫拉头盔是PASGT,防弹水平IIIA级,它可抵御9mm手枪弹,甚至步枪弹。如今各种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例如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 炫酷

迈入信息化战争时代,头盔不只作为防护用具,还承载其他作用。模块化设计的头盔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它可作通信、夜视、观瞄、GPS等装备的载体,其中FAST最具代表性。FAST是Future Assault ShellTechnology(未来攻击防护壳技术)的缩写,它不仅是防护装置,更是综合承载系统,这个“装载平台”满足士兵不同装备安装需要。


▲ 实兵对战发挥显著作用


▲ 实实在在的“装载平台”

四、就那样了?

当然不是,国产钢盔同样牛×!上世纪90年代,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QGF02式芳纶头盔开始装备作战部队,外形和美国的凯夫拉很像。与美国凯夫拉头盔相比,国产02型芳纶头盔并不是简单的仿制,除应用材料基本相同外,其它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美国凯夫拉头盔。


▲ 国产02型和美凯夫拉对比

该盔的V50值优于美军装备的PASGT头盔,抗弹能力比GK80钢盔提高了38.4%;有效防护面积达1266平方厘米,比GK80钢盔提高16%,与美军PASGT头盔基本相当。



▲ 三点吊带式

02型芳纶头盔在设计中充分参照了中国军人的体型特点,确保了头盔的广泛适戴性和紧凑合理性。为了提高头盔佩戴的稳定性,QGF02型芳纶头盔一改美国“凯夫拉”头盔“两点式”固定法为“三点吊带式”连接固定法,并用羊皮作衬里,更加适应战术要求。顺带说一下,02型除了夜视镜等常规装备,还可以作为防空兵单兵装备的载体哦!


▲ 装载防空兵单兵装备

看了上面的文字,你们都大致了解了钢盔的专属能力,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隐藏属性加成?必看彩蛋请往下看!


说白了就是它能不能盘人!接下来就是用理论说话了,请睁大眼睛放开思维。首先我们给出一些假设:那就是一名大A要拿钢盔去盘小B。那么以一只成年大A拥有的力气使用钢盔能否真的盘死无防护状态下的小B?


▲ “80”钢盔

下面我们以老80钢盔为“武器”来进行解答。80钢盔是70年代研制的第一代防弹头盔,于80年代正式装备部队。它所使用的材料是232防弹钢,总质量是1.10~1.25kg。防弹钢的布氏硬度一般在415~520之间。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头骨受力极限为200~500公斤,莫氏硬度值的话应该在5~6之间(最高硬度10是金刚石哦),这个数值因骨内钙质含量不同而异,比如缺钙骨质疏松,硬度系数会下降,这仅仅是颅骨等部位。面部脸颊可承受120~235公斤。这些数据我们暂且保留。


推算一

由于防弹钢的硬度采用布氏硬度,人头骨采用评定矿物质的莫氏硬度,标准不互通,没有可比性,哪个硬心里掂量一下。所以我们只有依靠力的大小来评定。大A手持钢盔作用于小B的力由大A手臂奋力一挥的力加上钢盔的冲击力组成。


这时我们要用到一个公式,即动量定理:Ft=mv。此情况下,F是大A手持头盔的作用力,t是力作用的时间(即头盔与小B接触时间),m即手臂加头盔质量,v是挥臂速度。成年人手臂重量约7公斤,受力时间0.1秒,挥臂速度约1m ∕s,忽略初末速度和空气摩擦力,代入公式得到:F1=mv ∕t=80N.


手臂挥动本身有力,普通人挥一拳约30kg,换算过来F2=300N,∆F=F1+F2=380N。F(头骨)=200~500N,由此可看出手挥钢盔的冲击力在头骨受力区间内,并大于面部可承受力,综合不同人体质,受伤结果不同。

推算二

然而,大脑却不能和头骨一样承受那么重的打击,它像果冻一样,甚至不能剧烈的摇。大脑被一层很薄的流质包围,大脑受冲击,流质可以吸收冲击力。如果受剧烈打击,大脑在颅内发生位移,流质无缓和作用,大脑软组织将撞上坚硬的头骨内壁,轻则休克脑瘀伤,重则脑溢血或死亡。大脑受挫伤具有不确定性,受力0.1秒和0.2秒的结果都不一样,380N的力即使不对造成颅骨变形,也难保不会造成脑损伤。

还请物理高手们指正错误。


这样看来(头)钢盔既能保命,又能助你在信息化战场大显神威,还可以盘人!若真等到弹尽,刺刀拼到卷刃的时候,盔是不错的选择啊!就像“吃鸡”平底锅一样,使一手出神入化的盔,一盔一个!简直良心装备!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QQ号复制,添加好友)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